logo

总感觉累?谷医堂:药食同源补元气,吃出精气神!

发布时间:2025-07-18 (点击 22 次)

现代人常因工作压力、作息不规律或体质偏颇出现”累到不想动”的状态,中医认为这与”气虚”密切相关。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,气虚则乏……

现代人常因工作压力、作息不规律或体质偏颇出现"累到不想动"的状态,中医认为这与"气虚"密切相关。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,气虚则乏力、气短、易疲劳。通过药食同源食材的性味调和,可温和补益元气,帮助恢复精气神。

一、疲劳背后的中医逻辑
《黄帝内经》提到"劳则气耗",长期熬夜、过度思虑或饮食不节会损耗脾肺之气。脾为后天之本,主运化水谷精微;肺主一身之气,司呼吸。二者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,导致"懒言少动、稍动即喘"的疲劳感。此外,痰湿、血瘀等病理产物阻滞经络,也会加重身体沉重感。
二、药食同源补气食材推荐
黄芪:性微温味甘,归脾、肺经,被誉为"补气诸药之最"。可取5-10片干黄芪泡水代茶,或与鸡肉炖汤(黄芪30g+母鸡半只),适合说话无力、易感冒的气虚人群。
人参:性平味甘微苦,归脾、肺、心经,大补元气。日常可用3g人参片含服,或与小米、红枣煮粥(人参5g+小米50g),体质虚寒者更宜。
山药:性平味甘,归脾、肺、肾经,健脾益肺。可蒸食或与芡实、莲子按1:1:1比例煮粥,适合腹胀便溏、食欲不振的脾虚者。
桂圆:性温味甘,归心、脾经,补益心脾、养血安神。每日取6-8颗桂圆肉泡水,或与鸡蛋同煮成羹,适合失眠多梦、心悸健忘的气血两虚人群。
三、日常搭配与调理要点
早餐可选"黄芪山药粥"(黄芪15g+山药100g+大米50g),午餐搭配"人参炖鸡汤",晚餐以"桂圆红枣茶"收尾。需注意:黄芪、人参避免与萝卜同食,桂圆体质偏热者需减量,所有食材需控制总量,循序渐进调理。
四、生活调护协同增效
除饮食外,可配合"深呼吸法":每日晨起闭目站立,吸气时小腹隆起,呼气时收缩,重复10次,帮助气机运行。久坐人群每小时起身做"伸懒腰"动作,配合拍打双侧肺俞穴(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),促进气血流通。
药食同源食材为日常调理辅助,不可替代药物治疗。若疲劳持续超过两周或伴有头晕、心慌等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,排除贫血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。科学调理结合适度运动,方能真正补足元气,吃出红润气色与充沛精力。

线下门店咨询服务热线:400-0187-299    线上销售咨询服务热线:400-8855-091

湘ICP备17011020号-2 Copyright © 2018 湖南谷医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长沙网安数字警务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