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阅兵场上的热姜茶,藏着你不知道的养生智慧!

发布时间:2025-09-08 (点击 48 次)

一杯温热姜茶,折射出千年中医应对高强环境与季节变化的深邃智慧。9月3日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。当天气温接近30……

一杯温热姜茶,折射出千年中医应对高强环境与季节变化的深邃智慧。9月3日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。当天气温接近30℃,而阅兵现场的民兵方队后勤组却贴心地为大家准备了热腾腾的姜茶。
这一看似“反常识”的安排背后,其实蕴藏着传统中医因时制宜的养生智慧。

高温下的热饮?中医智慧揭秘
在许多人的认知中,高温天气就该喝冰饮降温。但中医理论却提供了不同的视角。
谷医堂中医互联网医院黎志清医生解释,在户外高温、高强度训练环境下,小小一杯姜茶能起到益气生津、温胃散寒、防止外感的作用。
中医经典著作《黄帝内经》提出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理论,这正是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劳医生开药方”这一民间智慧的根源。

为何夏季需要吃姜?
黎志清医生表示,高温天气下,人体阳气浮于体表,皮肤腠理开泄,大量出汗。看似“热”,实则内里尤其是脾胃阳气相对虚弱,更容易受到寒湿之邪的侵袭。
夏季人们往往贪凉,喜欢冷饮、凉菜,容易导致脾胃不适或腹泻。此时食用生姜,可以温中散寒、振奋脾阳,对抗外界炎热和内里虚寒的矛盾,有效增强体质。

姜茶的多重健康益处
从现代科学角度看,姜茶对人体有多种益处:生姜中的姜辣素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,产生温热感,帮助驱散体内寒气。姜茶能刺激胃酸分泌,促进肠胃蠕动,帮助消化,缓解腹胀感。现代营养学证明,生姜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肠胃道黏膜炎症反应,减少肠胃不适感。
在秋季感冒高发季节,常喝热姜茶可帮助机体祛寒发汗,对增强免疫力有益。

选择与使用:生姜与干姜的区别
姜的用法颇有讲究。除生姜外,还有干姜、炮姜、煨姜等不同炮制品,分别适用于不同证候。
生姜属解表药,具有散寒解表的功效,主要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证。其性偏发散,走而不守,善于走窜,像太阳一样在体内扩散,有很好的加热、通行、打开通道的作用。
干姜则不用于解表,主要用于温里,治疗“里寒证”。其性偏内敛,性守不走,能令外不敢入,内不敢出,重在一个“守”字。
简单来说:假如目的是散寒,应该用生姜;如果要温补阳气,并把补进去的阳气收在体内,就用干姜。

健康食姜的注意事项
虽然姜有多重健康益处,但并不是人人适宜。黎志清医生特别强调,体质偏实热或阴虚者,如常有咽喉肿痛、口干舌燥、便秘、痤疮频发等症状,应慎用生姜。
以下三类人群不适宜吃姜:阴虚体质的人(手脚心发热,经常口干、眼干、皮肤干燥)、内热较重者(患有肺热燥咳、口臭、痔疮出血等疾病)、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者。
临床研究表明,每日摄入大约1g的生姜即可,不宜超过1.5g,过量进食可能刺激肠胃黏膜,引发胃灼热、反酸等不适。
另外,吃姜的时间也颇有讲究。在早上、中午前,人的阳气是升发的,是向上走、向外走的,吃姜顺应阳气运行。而晚上应尽量少吃姜,因为到了晚上,阳气需潜藏起来、内敛起来。如果为了应急,随时可以吃。比如吃了生冷寒凉,或者感受了风寒,想减少寒凉对脾胃的伤害,预防感冒,可以及时喝姜茶。
阅兵场上,女民兵们手握的杯杯姜茶,升腾着丝丝热气。这份古老而鲜活的中医智慧,正透过一杯温热的姜茶,在现代阅兵场上焕发新的生机。

线下门店咨询服务热线:400-0187-299    线上销售咨询服务热线:400-8855-091

湘ICP备17011020号-2 Copyright © 2018 湖南谷医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长沙网安数字警务室